Light overture 黃國彥攝影展





晚上沿著畫廊旁邊樓梯走上去是一間MARSALIS BAR,今天開始展出有黃國彥的攝影作品12件,這系列攝影作品展示在酒館各處的壁燈下,以光為主要表現的題材,作品很適合這裡的氣氛,晚上想喝點酒聽爵士樂的朋友,可以來參觀。












酒館營業時間為晚上7:00-凌晨02:00


TEL:886-7-2814078


「光.序曲」-一場「看」出來的攝影展

文/黃國彥

從1826年第一張攝影作品問世迄今不過短短180餘年,「攝影」可說是相當「年輕」的創作媒材,而今科技的一日千里,讓攝影從傳統進入數位,人們對影像的渴求幾乎已達到「奢侈」的地步,這樣的「奢侈」也引領某一些族群的影像創作者開創了視覺藝術的「另一個可能」,而我卻期待在這樣的洪流中,以攝影的根源-「光」,寫意另一種風景。在每一次按下快門,將時間定格與切割的同時,我留下的直覺和片段的畫面其實也佔了大多數記憶體的空間,因此「看作品」是我重新審視、細細品味自己內心的方式,這是我在攝影創作上無法切割的一部分。2007年初,在某個滂沱大雨中塞車的夜晚,我將鏡頭刻意失焦,讓車窗上的水滴和街道的燈火融合…2008年某夜,我重新閱讀這些「光」,在柴可夫斯基的「1812序曲」為背景音樂下,那種氛圍竟同時撞擊了我內心的冷調和熱情!而我也就這樣給了作品最適切的詮釋。
「藝術」常在媒材、形式、能量與哲學等諸多元素的對應中碰撞出來,「光.序曲」就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碰撞下的產物。我們為什要看?為什麼要聽?這與生俱來的能力是不是單純得只剩下一種「安全感」的目的-因為能看到、能聽到,所以可以覺得很放心、很安全,然而這種平淡的感知無法回饋更深一層的精神面所要的欲望,「藝術」則解決了這樣的問題。攝影以「光」作畫、用「時間」雕刻,其歷史和獨立性證明它不只是數位影像軟體的圖庫,在快門釋放的同時決定了它的存在,並且在攝影家的投入下完善它的內在價值。而音樂在心中產生的畫面則是虛幻的、反應出來的,在「1812序曲」中我無法精準地表達它觸動了我哪些記憶和感覺,卻在被音樂包圍之中「看」出了「光.序曲」,兩種不同感官的藝術型態帶來了相對應的刺激,繽紛的色彩也在視覺和聽覺激盪出的交集中融合和呈現。
本次發表的作品在製作上採用美國Museo Portfolio Rag無酸相紙輸出,提高了攝影作品的保存性和收藏價值,而作品的調性在MARSALIS BAR的空間裡結合了爵士音樂的元素,聲光效果讓作品能更完美地呈現,與生活也更為結合,很高興完成了這一場「看」出來的攝影展。
與大家分享!

黃國彥,1980年出生於苗栗,2001年師事攝影家郭鏡先生,學習初期即跳脫教材和器具的束縛,從各類藝術專輯和詩集中激發創作動力,分於06年、08年發表「形色之門」、「無心而得」作品,建立「揮灑形色」的攝影風格。

Artist Kuo-Yen Huang was born in 1980,and learnt photography as an apprentice to Ching Kuo.In guidance from Ching Kuo,Kuo-Yen Huang got rid tenet and equipment’s shackles which might tie down the brilliant originality.Kuo-Yen Huang absorbed inspiration from many kinds of artworks,exhibitions and poems.With the two works,”Various Kinds of Doors”and ”Heart-Strings” had be exhibited in 2006 and 2008,Kuo-Yen Huang founded colorful style on his characteristic.